云之家首页

登录 注册

蔚蓝生物:企业社交点燃研发创新

在现代企业中,公司同事很多时候是一个符号。员工A与员工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青岛蔚蓝生物集团的总裁陈刚认为,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知识型员工的核心职业诉求之一。工作环境的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不是重点,所谓“环境留人”,重点是工作软环境——人文环境和工作氛围。

这样的企业难题在青岛蔚蓝生物集团依靠互联网得到了初步解决。青岛蔚蓝生物是一家典型的知识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发展至今已拥有9家分(子)公司和1家生物技术中心,员工超过70%具备大学以上学历。多年来,蔚蓝生物一直努力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平等开放、分享协作的工作氛围。

创建社交化的研发氛围

2005年,蔚蓝生物开始实施了研发战略,成立了研发中心。当时微生态的业务蓬勃发展,于是在山东的费县成立了第二家子公司作为生产基地。2009年,公司酶制剂扩大再生产,在潍坊建立了酶制剂生产基地。公司的微生态生产基地设于临沂,2011年又开始在山东滨州筹建更大的微生态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公司还有一个板块是水产微生物,青岛玛斯和上海三智是其中两家子公司。2012年,蔚蓝生物每年的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8%左右,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公司正在建设自己的总部占地26亩,大部分用来作为研发中心。公司管理层意识到,传统的IT系统无法高效便捷地支持专家分享的知识、员工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跨地区、跨时间的交流。

总裁陈刚认为,“管理知识型员工的重点是让他们都能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尊重,在公司的内部事务上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为此,陈刚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公司分管信息化的CFO乔丕远,可是对于这些非结构化、流程化的管理需求,传统的OA、ERP、SCM等系统无法解决。公司管理层在有效的沟通手段上费尽思量,在尝试了论坛、QQ群等多种方式之后,蔚蓝生物通过对比,最终选定云之家作为企业社交平台。

乔丕远承认,即便很多中国企业都意识到在内部推动“社交化”的好处,但这仍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尽管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对于青岛生物集团而言,企业社交的最终目的显然不是发微博聊天这么简单——通过企业社交所建立的开放的企业文化,是要将分散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使企业积累、挖掘企业的隐性知识,形成知识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阳光、开放的研发文化

在蔚蓝生物的发展历史中,每年增长率都超过60%,即使在经济危机以来整个宏观经济不好的背景下,仍没有受到影响,深层原因是受益于生物板块的整体环境利好。总裁助理曹成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刚刚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干旱,结果就是全球的玉米价格创出历史新高,甚至比2008年的粮食危机价格还要高。“这就是人类面临的危机。全球人口已经超过了70亿,粮食危机、资源危机将是一个常态。”而蔚蓝生物的产品特点,是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譬如能量解决方案和蛋白解决方案,通过脂肪酶的使用,可以让农民用更少的玉米养活更多的动物,帮助企业减少资金创造效益。

当问及为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蔚蓝生物的表现更为出色时,曹成认为,企业文化的作用更大于商业模式。“高科技就是人,天南地北国外国内的招了这么多人,我们要包容,要开放。要让员工在这开开心心、舒舒服服的,让他们能够在这扎根。好的文化就是要留住好的人,人是核心,要靠文化把这些人聚在一起。”

目前,企业社交已经成为蔚蓝生物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共识的工作方式。集团不同地域的数百名成员汇聚在企业工作空间中,通过公告、小组、微博、文档等功能,在跨层级扁平化沟通、行政发文、新员工入职及培训、新产品上市调研、知识分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了20%,无效邮件减少15%。更为重要的是,蔚蓝生物成为了一家年轻的、开放的、阳光的高科技企业,选择云之家构建企业社交工作空间顺应了企业发展的要求,在蔚蓝文化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蔚蓝生物借助云之家,让管理者可以真正倾听员工心声。”总裁陈刚表示,正确贯彻落实公司战略,快速实现了扁平化沟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并有效加强项目协作和团队交流,推动研发创新。

关闭